华为P30 pro拍照那么牛,有没有可能设计推出微型便携式相机产品?
科技发展是超乎人们想象的,现在感光元件的大小已经不是成像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,十年以后手机的拍照水平达到目前的旗舰单反质量是很有可能的,所以将来微型化的高质量相机肯定会有。
另外插一句,楼主的问题描述中,长焦和夜景可比肩单反这个说法是不对的,只能说夜景直出的照片可比肩单反直出的照片,如果算上后期调整的空间,还是不能跟单反比的。
如果你相信手机有一天会达到或者现在就已经达到相机的水准了,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---手机厂商的营销是成功的。手机图片放在手机上看还可以,再加上手机相机软件的优优预处理,感觉是比单反好,可是一但上了电脑,或打印成大尺寸图片,就原形毕露了。
大疆已经推出了独立的vlog用途数码摄像机,而且,非常令人吃惊的是,大疆的这个vlog相机,销售非常火爆。说实话,我是压根就没有想到这种我十分不看好的东西,能够卖这么好的了。
大疆数码相机的成功,可能会促使小米和华为都进入这个市场。
对于独立的数码相机或者数码摄像机,目前,由于短视频的火爆,确实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品类,这就是vlog短***数码相机。比如说,索尼A6400就是公开宣传主打vlog短***。
虽然说,卡片数码相机,这个品类,没啥前途,甚至全部消失也是极有可能的。
但是,短***火热之后,一些能够拍摄vlog的数码相机,却意外火起来了。
比如说,大疆的这个数码相机,佳能的G7二代,佳能M50微单,索尼A6400微单,等等,这些无数不多的几款比较适合拍摄短***的数码相机,目前势头都还不错。
那么,如果华为要推出数码相机,我觉得,不会像小米那样干的了,小米推出的是运动相机和M43微单相机,销量好像都很一般。
所以,我觉得,华为是可以考虑进入短***vlog相机市场的,就像大疆这样。
而且,短***的这个市场,一定会是一个可以持续的市场,尤其是5G移动互联网时代,短***只会更火。
曾经,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是从来都不摄像的。
但是,现在确实是,几乎所有的自媒体人都需要学习摄像和***剪辑。
手机用来制作***,不是不可以,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。
不是那么方便和自在。
因此,我觉得大疆的成功在先,极有可能促使小米或者华为也进入这个市场。
如果华为进入这个市场,我相信一定会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和新鲜的玩法。
我相信,这很有可能是大概率的事情。
商家的宣传把戏也能当真?有点常识也不会被骗,别说比单反,连卡片机他也比不了!!!谁不想把单反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做成卡片机,谁不想把笔记本也做的拥有台式机的性能?纵向时间比较有可能,同一时代永远不可能!
牛什么牛?就是一个商业操作。论其镜头质量远比不上目前的卡片相机,就算其1╱1.7英寸的感光元件也远不如1英寸的消费级别相机,和单反相机比也只有方便而言,不过是通过美颜等软件算法骗下中老年大妈而已。
DR-803C便携式水质自动采样器是德润环保自主研发的产品吗?
DR-803C便携式水质自动***样器是德润环保自主研发的产品,石家庄德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的水质***样器厂家,生产经营各种水质***样器。
质量不错,售后服务有承诺!该公司自主研发的DR-803系列水质自动***样器整体技术填补了国内外高端水质***样器的空白,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并首家通过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证,在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湖南等20多个省市大量使用。
XL3001E1|电源芯片应用于便携产品需要注意什么?
便携产品正被广泛应用,发展相当迅速,对电源芯片也提出高集成度、高可靠性、低噪声、抗干扰、低功耗等的高要求。便携产品的电源设计需要系统级思维,从便携式产品电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,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:
1、电源设计必须要从成本、性能和产品上市时间等整个系统设计来考虑
2、便携产品日趋小巧轻薄化,必须考虑电源系统体积小、重量轻的问题
3、选用电源管理芯片力求高集成度、高可靠性、低噪声、抗干扰、低功耗,突破散热瓶颈,延长电池寿命
4、选用具有新技术的新型电源芯片进行方案设计,这是保证产品先进性的基本条件,也是便携产品电源管理的永恒追求。
便携产品常用电源管理芯片包括:低压差稳压器( LDO)、非常低压差稳压器( VLDO)、基于电感器储能的DC/DC转换器(降压电路Buck、升压电路Boost、降压-升压变换器Buck-Boost)、基于电容器储能的电荷泵、电池充电管理芯片、锂电池保护IC。选用电源管理芯片时应注意:选用生产工艺成熟、品质优秀的生产厂家产品;选用工作频率高的芯片,以降低周边电路的应用成本;选用封装小的芯片,以满足便携产品对体积的要求;选用技术支持好的生产厂家,方便解决应用设计中的问题;选用产品资料齐全、样品和DEMO易于申请、能大量供货的芯片;选用性价比好的芯片。
1、LDO线性低压差稳压器是最简单的线性稳压器,由于其本身存在DC无开关电压转换,所以它只能把输入电压降为更低的电压。它最大的缺点是在热量管理方面,因为其转换效率近似等于输出电压除以输入电压的值。LDO电流主通道在其内部是由一个MO***ET加一个过流检测电阻组成,肖特基二极管作反相保护,输出端的分压电阻取出反馈电去控制MO***ET的流通电流大小,EN使能端可从外部去控制它的工作状态,内部还设置过流保护、过温保护、信号放大、POWER-OK、基准源等电路,实际上LDO已是一多电路集成的SoC。LDO的ESD>4KV,HBM ESD>8KV。低压差稳压器的应用像三端稳压一样简单方便,一般在输入、输出端各加一个滤波电容器即可。LDO布线设计要点是考虑如何降低PCB板上的噪音和纹波,如何走好线是一个技巧加经验的工艺性细活,也是设计产品成功的关键之一。掌握好电流回流的节点,有效的控制和降低噪音和纹波。优化布线方案是值得参考的。如果一个驱动图像处理器的LDO输入电源是从单节锂电池标称的3.6V,在电流为200mA时输出1.8V电压,那么转换效率仅为50%,因此在手机中产生一些发热点,并缩短了电池工作时间。虽然就较大的输入与输出电压差而言,确实存在这些缺点,但是当电压差较小时,情况就不同了。例如,如果电压从1.5V降至1.2V,效率就变成了80%。
2、开关式DC/DC升降压稳压器按其功能分成Buck开关式DC/DC降压稳压器、Boost开关式DC/DC升压稳压器和根据锂电池的电压从4.2V降低到2.5V能自动切换降升压功能的Buck-Boost开关式DC/DC升降压稳压器。当输入与输出的电压差较高时,开关稳压器避开了所有线性稳压器的效率问题。它通过使用低电阻开关和磁存储单元实现了高达96%的效率,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转换过程中的功率损失。Buck开关式DC/DC降压稳压器是一种***用恒定频率、电流模式降压架构,内置主(P沟道MO***ET)和同步(N沟道MO***ET)开关。PWM控制的振荡器频率决定了它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成本。选用开关频率高的DC/DC可以极大地缩小外部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尺寸和容量,如超过2MHz的高开关频率。开关稳压器的缺点较小,通常可以用好的设计技术来克服。但是电感器的频率外泄干扰较难避免,设计应用时对其EMI辐射需要考虑。在应用环境温度高,或低供电电压和高占空比条件下(如降压)工作,要考虑器件的降温和散热。必须注意:SW vs. L1距离<4mm;Cout vs. L1距离<4mm;SW、Vin、Vout、GND的线必须粗短。要得到一个运作稳定和低噪音的高频开关稳压器,需要小心安排PCB板的布局结构,所有的器件必须靠近DC/DC,可以把PCB板按功能分成几块。a. 保持通路在Vin、Vout之间,Cin、Cout接地很短,以降低噪音和干扰;b. R1、R2和CF的反馈成份必须保持靠近VFB反馈脚,以防噪音;c. 大面积地直接连接2脚和Cin、Cout的负端。
3、电容式电荷泵通过开关阵列和振荡器、逻辑电路、比较控制器实现电压提升,***用电容器来贮存能量。电荷泵是无须电感的,但需要外部电容器。工作于较高的频率,因此可使用小型陶瓷电容(1μF),使空间占用最小,使用成本低。电荷泵仅用外部电容即可提供±2倍的输出电压。其损耗主要来自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(ESR)和内部开关晶体管的RDS(ON)。电荷泵转换器不使用电感,因此其辐射 EMI可以忽略。输入端噪声可用一只小型电容滤除。它输出电压是工厂生产时精密予置的,调整能力是通过后端片上线性调整器实现的,因此电荷泵在设计时可按需要增加电荷泵的开关级数,以便为后端调整器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。电荷泵十分适用于便携式应用产品的设计。从电容式电荷泵内部结构来看,它实际上是一个片上系统。 电荷泵是一种无辐射的有效升压器件,它不使用电感器而使用电容器作为储能器件。在设计应用时需要注意电容器的容量和材质对输出纹波的影响。外部电容器的容量关系到输出纹波,在固定的工作频率下,太小的电容容量,将使输出纹波增大。输出纹波大小与电容器材料介质有关,外部电容器的材料类型关系到输出纹波。同一电荷泵,使用相同的容量和尺寸而不同材料类型的电容器,输出纹波的结果。在工作频率固定,电容器容量相同的情况下,优良的材料介质,将有效地降低纹波。
4、LCD Module(LCM)是目前CP、MP3/MP4、PMP需求量较大的产品,在有限的PCB面积上,需要安装LCD屏、数码相机的镜头和闪光灯、音频DAC等器件,因此它需要封装很小的多芯片组合的电源模块(MCM),以减小电源IC所占 PCB的面积,而手机产品又要求这些电源IC对RF几乎无干扰。
5、锂电池充电IC是一个片上系统( SoC),它由读取使能微控制器、2倍涓流充电控制器、电流环误差放大器、电压环误差放大器、电压比较器、温度感测比较器、环路选择和多工驱动器、充电状态逻辑控制器、状态发生器、多工器、LED信号发生器、MO***ET、基准电压、电源开机复位、欠电压锁定、过流/短路保护等十多个不同功能的IC整合在一个晶元上。它是一个高度集成、智能化芯片。锂电智能充电过程:涓流充-->恒流充-->恒压充-->电压检测,因此电路设计的关键是要做到:充分保护、充分充电、自动监测、自动控制。锂电池保护电路是封装在锂电池包内的,它由一颗锂电池保护IC和二颗MO***ET组成。在图6中,OD代表过放电控制;OC代表过充电控制;P+、P-接充电器;B+、B-接锂电池。锂电池保护电路简单工作原理如下:正常状态M1、M2均导通;过充电时M2 OC脚由高电位转至低电位,电闸关闭,截止充电,实现过充电保护;充电电流方向P+-->P-;过放电时M1 OD脚由高电位转至低电位,电闸关闭,截止充放电,实现过放电保护;放电电流方向P- -->P+。锂电池保护电路的PCB板是很小的,设计时必须注意:1. MO***ET尽可能接近B-、P-;2. ESD防护电容器尽可能接近P+、P-;3. 相邻线间距>0.25mm,通过电流大的线要放宽,地线加宽。
便捷产品在快速发展,电源芯片的设计也必须快速进步,双向的共同努力,才能使电子行业发展更加迅速。